英超切尔西_90足球即时比分_英超派系_青岛海牛比赛直播 - 罗马足球俱乐部

    安徽大學

      安徽大學(Anhui University),簡稱安大(AHU),坐落于安徽省省會合肥市 ;學校是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養計劃",是"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和"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由教育部與安徽省人民政府共建。

      學校部分科系最早可以追溯到1928年4月在安慶創辦的、安徽省現代高等教育的開端——原安徽大學;現安徽大學于1958年以合肥大學、原(國立)安徽大學部分科系為基礎建立,同年9月毛澤東主席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沿用至今。

      截至2015年12月,學校擁有四個校區和一個大學科技產業園,占地面積3200余畝,建筑面積120余萬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4億元,館藏紙質圖書320余萬冊;有教職工25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規模約28000余人:其中研究生6000余人,本、專科生22300余人。

      一、歷史沿革

      在十九世紀末敬敷書院和二十世紀初創辦的安徽大學堂基礎上,安徽大學1928年創建于當時省會安慶市,她的誕生是安徽現代高等教育開啟的里程碑。1930年6月更名為省立安徽大學。1946年定名國立安徽大學。著名學者姚永樸、劉文典、王星拱、程演生、陶因、陳望道、丁緒賢、郁達夫、周予同、呂思勉、章益、周建人等均曾在安徽大學執教或主持校政。

      1949年12月遷至蕪湖,與安徽學院合并,恢復校名安徽大學。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部分系科調往華東地區有關院校,同時調入一些系科,設師范、農學兩個學院,并于1954年2月分別獨立組建安徽農學院和安徽師范學院。1956年,學校遷址合肥市。

      新中國成立以來,安徽大學倍受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懷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視。1958年9月16日,毛澤東同志視察安徽時,親筆為學校題寫校名。1960年2月23日,鄧小平同志親臨學校視察。1998年,江澤民、李鵬、喬石等同志親筆題詞祝賀學校建校70周年。2001年,溫家寶同志親切接見了"全國十大扶貧狀元"何家慶教授。董必武、彭真、陳毅、劉瀾濤、李嵐清、許嘉璐、回良玉等黨和國家領導人也曾先后來校視察。安徽省委第一書記曾希圣、副省長杜宜瑾同志都曾長期兼任校長。

      1993年,安徽省委、省政府決定重點支持安徽大學進入國家"211工程"。1996年以來學校相繼完成"九五"、"十五""211工程"建設任務,2006年6月順利通過國家"十五""211工程"整體項目驗收。目前,學校正在進行"211工程""十一五"建設項目的論證準備工作。

      二、辦學規模

      學校現有普通本科教育14個學院;現有教職工2500余人,專任教師1522人;各類折合在校生26994名,其中本科生18821人,研究生3369人(博士生155人);占地面積214.3116萬平方米(3200余畝),建筑面積98.46萬平方米;圖書館藏書268萬余冊。

      三、學科專業

      學校現有計算機應用技術、漢語言文字學2個國家級重點學科,12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16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19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及4個專業碩士學位點和16個高校教師在職攻讀碩士學位點。

      普通教育本科專業66個,涉及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等8個學科門類;專業總體布局與結構合理,建成一批優勢專業,其中有2個省級人才培養基地、4個省級教改示范專業;20個新辦專業均有良好的基礎。

      四、師資隊伍

      學校現有專任教師1522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者967人,占63.53%;具有副高以上專業技術職務者676人,占44.42%;生師比為15.82:1。現有兼聘院士及兼聘特聘教授21 名,"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入選者和"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4人,享受國務院和安徽省政府特殊津貼的專家共122人,"皖江學者"特聘教授和講席教授入選者5人,"教育部優秀青年教師資助計劃"入選者4人,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后備人選入選者59人,省高校十五優秀人才計劃入選者64人。

      五、教學設施

      學校現有30個標準建制教學實驗室,其中1個基礎課實驗教學中心已通過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網上評審,5 個為省級基礎課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校內外實習基地117個;由4個分館組成的圖書館總面積74702平方米;室內外體育場館建筑面積182191.46平方米;全校單價800元以上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價值2.81億元,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10410元;百名學生配教學用計算機24臺;多媒體教室座位數25187個、語音室座位數1194個;計算機網絡覆蓋全校,實現了教學科研、圖書文獻檢索和辦公管理的網絡化;學校還有文獻資源、現代教育技術、網絡、分析測試和生命科學標本陳列館等公共服務平臺。

      六、教學成就

      學校在近兩屆教學成果獎評選中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2項,省級教學成果獎26項;2001年以來,承擔國家級、省部級教研項目84項,設立校級教研項目212個;建有國家級精品課程1門、省級精品課程29門、校級精品課程54門。

      2000年以來,經過7年的實踐與探索,學校逐步建立起有利于高素質人才培養、運行穩定的學分制教育管理制度。學校學分制的實施,更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多樣性、個性化的要求,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提高。近三年,本科應屆畢業生年底就業率年年保持在90%以上;報考研究生的錄取率保持在20%以上;1996年以來,英語專業四級統考通過率保持在93%以上,非英語專業四級統考歷屆累計通過率一直處于全國高校前列;學校被外交部列為選拔錄用公務員的定點高校之一。建校近80年,已為國家培養了近17萬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學校已經成為安徽省培養高層次人才的重要基地之一。

      七、科學研究

      學校設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徽學研究中心,計算智能與信號處理實驗室、光電信息獲取與控制重點實驗室等2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電能質量工程研究中心以及獲得國家計量認證的現代實驗技術中心,設有3個省級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和5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學校科技產業園是全國首批15個大學科技園建設單位之一。

      2004-2006年,學校共承擔國家"973"、"863"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各級各類自然科學類和人文社會科學類科研項目649項,經費14334.904萬元;發表自然科學類學術論文1607篇,人文社會科學類學術論文、譯文2787篇;SCI/EI/ISTP收錄論文數488篇;出版著作、譯著共330部;獲得國家和地方各級自然科學類科研獎勵62項,獲授權專利17項,其中發明11項、實用新型6項。

      《安徽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CSSCI來源期刊;自然科學版是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數據庫、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全文收錄期刊。安徽大學出版社是綜合性的大學出版社,在人文、社會科學等方面形成自身特色,出版的《劉文典全集》、《唐剌史考全編》、《明代徽州方氏親友手札七百通考釋》等獲安徽圖書獎一等獎。

      安徽大學高教研究所創辦的《高教研究》周報和受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委托主辦的《國內高等教育教學研究動態》,已成為各級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高等院校重要的決策參考。

      八、社會服務

      學校立足安徽,面向全國,為國家建設輸送了數以萬計的各類優秀人才,提供各方面的科技服務,擔負著安徽省高層次人才培養的主要任務,是研究與解決安徽經濟建設、社會發展重大問題的主要基地。"十五"期間,學校承擔了"安徽省‘十一五’和2020年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研究"、"安徽省‘十一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研究"和"安徽省高等教育發展戰略研究"等大批安徽省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急需的重大應用課題研究;學校被列為安徽省政府與中國科學院全面科技合作的項目單位;分別與黃山、蕪湖、合肥、巢湖、淮南、淮北、蚌埠等地市簽訂了校市全面合作協議,圍繞科技攻關、成果轉化、高新技術產業化、決策咨詢、人才培養、技術和信息交流、資源共享等主題開展全方位的"產、學、研"合作,成為區域創新體系建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學校擁有一批科學技術、經濟、法律、管理、社會學方面的專家,通過擔任政府科技顧問、立法咨詢員、企業法律顧問、企業管理顧問、企業咨詢專家等多種形式、途徑為社會服務。

      九、國際合作

      學校堅持走開放辦學之路,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十五"以來,學術交流與合作的層次和水平得到進一步提高;與馬里蘭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aryland)、奧廖爾國立大學(Орловский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университет)、格林威治大學(The University of Greenwich)、哥廷根大學(Georg-August-Universit?t G?ttingen)、孔泰大學(Université de Franche-Comté)、京都大學(Kyoto University)等美、俄、英、德、法、日國家和地區的82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交流合作關系得到進一步加強和拓展;先后主辦或承辦15次高水平國際和區域學術交流會議;共有287人次赴國(境)外參加學術會議、開展合作研究、進修、講學等學術交流活動。學校是22個國家華文教育基地和84所接收政府獎學金留學生的高校之一。

      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

      學校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入推進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進課堂、進教材、進學生頭腦"工作;積極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等文件精神,積極開展以"八榮八恥"為主要內容的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推進形勢政策教育,開展社會實踐活動,加強校園文化建設,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人文科學素養、身體心理素質全面提高。學校是首批 32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之一,2004學校被評為"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2001、2003、2006年三次被評為安徽省"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高校"。學校堅持民主管理、依法治校,深化各項改革,努力探索建立現代大學制度以適應學校各項事業的快速發展,先后獲得"全國民主管理先進單位"、2004年"全省人才工作先進單位"、2007年安徽省"先進集體"等多項表彰。

      創辦時間:
      1928年
      招生范圍:
      河南 山東 江蘇 浙江 安徽 湖北 湖南
      學校種類:
      綜合類院校
      院校層次:
      一本 藝術類一本
      單科要求:
      學校地址:
      合肥市經濟開發區九龍路111號
    • 招生專業:
    • 視覺傳達設計 環境設計 繪畫 戲劇影視導演 表演 音樂表演